2006-09-27 来源: 青年参考
老丁和我认识很多年了,他早在10多年前移民美国,从餐厅跑堂干到经理,最后在北加州湾区开起了属于自己的、有200多个餐位的高级餐厅。他的别墅在湾区“高尚住宅区”,上下三层,前后有花园,显得既舒适又雅致。
“我的邻居差不多都是华人,以前这个区华人并不多,现在已经很多了。”老丁认为,华人都很勤俭、很善于理财和攒钱,一些收入远比华人要高的美国人一辈子都住着租来的房子,而华人却往往在奋斗几年或十几年后就住上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屋。据统计,华裔是美国拥有住房比率最高的族裔,也是就业率最高的一族。
“在美国就是这样,想干就有活,争取就有机会。”女留学生ORGAN认为,美国社会很有些达尔文主义的味道:实力第一,优胜劣汰,勤勉聪明的华裔也因此得到了许多出人头地的机会,不论科学界、实业界、还是文艺体育界,成功的华裔人士比比皆是。
“除非某些特别的场合,我一般不愿让别人认出我是华裔。”一个住在马里兰州的华裔朋友这样说。他对此的解释是“不方便”,显然,他愿意显示华裔身份的场合,只能是他觉得有利或“方便”的场合。
老塔对这种说法很有感触。老塔是个软件工程师,住在洛杉矶,业余时间和朋友办了个义务为华人子弟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学校,已经有4年历史了。在他看来,许多华裔为了能在美国“混出样子来”,从习惯到个性,都已经很美国、甚至“比美国人还像美国人”了。他们的衣着、言谈、举止、神态,甚至思维模式,都和美国人几无二致,为了更美国一些,他们中许多人甚至不愿在家里说中文,以免“让孩子适应不了美国”。虽然近几年这种情况好了许多,但那也多半出于很功利的考虑:中国发展了,让孩子学中文,以后赚钱容易。
和中文一起丢弃的还有许多华人的传统,比如重亲情,比如家族观念,如今在美国许多城市仍有华埠,但绝大多数华人、尤其新移民不屑住在那里,在他们看来,机会第一,生存第一,华人圈子所能提供的机遇实在太少了。
不过华人就是华人,他们的特别之处当然绝非仅仅是肤色。虽然多数不再保持聚族而居的传统,但喜购房、善理财是几乎每个华裔与生俱来的本性。东方人特有的聪明才智也让他们在生存竞争中得利不少,让其他族裔刮目相看。不过赞叹之余他们也不无微辞:华裔对公共慈善事业不算热心,对政治活动更少兴趣,在其他族裔看来,这和华人群体的规模以及所拥有的成就与实力相比,显得很不相称。
老塔却认为这倒算不得什么“丑陋”:华人是务实的,搞好自己的生活永远最重要,他们的淡漠固然让他们缺少了些许“饮水思源”的动人故事,却也因此少见另一些残忍的现象:如今在美国-墨西哥边界活跃着一支支专门打击墨西哥非法移民越境的民间志愿巡逻队,其积极分子中许多是已获合法身份的墨西哥移民。
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