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 来源:校长传媒
男生留学2年败光200万,22岁吃饭还要奶奶喂!
“巨婴”背后的真相让人扎心
(本文由“京城教育圈”根据“家报”、“扬子晚报”、“现代教育报”进行内容补充和编辑整理,图文无关,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22岁,正值青春韶华。可对于家人而言,22岁的晨宇(化名)却成了全家最大的愁事——从小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出国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元却连预科都没毕业;回国后到大专院校求学,不到两个月就弃学回家;与游戏为伴,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钱……
晨宇为何会成长为“巨婴”?他缘何失去了与人交流的能力?他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近日,记者在一家咖啡厅采访到晨宇的母亲刘女士,一位事业有成的女强人。从失败的婚姻到迷失的教育,刘女士在讲述中几度落泪,她多次重复一句话:“事业再成功,也无法弥补教育的失败!”
01
刘女士是哈尔滨一家公司的高管,宁先生是一家国企的职员。2006年春天,夫妻俩和平分手,理由是三观不合,晨宇从此随父亲一起生活。刘女士事业心很强,而宁先生则是随遇而安的性格。分开后,夫妻俩都开始了各自的新生活,可对晨宇来说,这一切则成了他成长中的转折点。
父母离异后,晨宇被接到了奶奶家。晨宇是奶奶家的“独苗”,更是奶奶的命根子。得知儿子离异,奶奶觉得大孙子受了天大的委屈,为此事一连哭了好几天。此后,奶奶决定把最好的都留给孙子,今后绝不让孙子再受半点委屈。
奶奶对晨宇照顾得无微不至,父母也对晨宇有求必应。一年后,刘女士和宁先生分别组建了家庭,但是,他们对儿子更好了,只要是儿子想要的东西,不管是夫妻俩还是奶奶,都会无条件满足。但这份疼爱非但没有让晨宇变得阳光快乐,反而让他越来越不合群。
晨宇在学校没有朋友,也很少与人交流,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刘女士和宁先生都与老师沟通过,不过他们并未因此警醒,从而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晨宇也在偏离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02
奶奶成了晨宇的“保护伞”,不容孙子受丁点委屈。有一次,奶奶看到自己5岁的外孙女因为饿吃了一片晨宇的面包片,二话没说起身就出去又买了3袋。当时的奶奶老寒腿犯病了,正卧病在床,室外还下着鹅毛大雪。奶奶的观点是:孙子的东西,谁也不能碰。
宁先生组建新的家庭后,试图接晨宇回家一起生活。然而,奶奶咋也不舍得把孙子交给“后妈”。于是,晨宇继续由奶奶宠着,宁先生和刘女士都忙着各自的工作和生活。
十年间,刘女士一心扑到工作上,事业取得了质的飞跃,从年薪几万元到年薪七八十万元。虽然工作上如鱼得水,但儿子一直是刘女士的一块心病。2014年,晨宇在哈尔滨一所私立高中读高二,刘女士分析了儿子的成绩,提议让儿子出国读书。
刘女士将晨宇送到新西兰读预科,希望他在新西兰继续读大学。然而,晨宇在国外的发展与刘女士的设想相差甚远:依然没有朋友,几乎不与人交流,玩游戏是他打发时间的主要途径。
经济上,晨宇从来不懂什么是拮据。想回家就回家,仅仅是路费,晨宇一年可能就要花费10余万元。再加上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两年间,晨宇最少花了200万元。全家人咬紧牙关,满足晨宇的需要。结果却一事无成,连预科的毕业证都无法取得。
更糟糕的是,在国外,晨宇的性格变得更加孤僻,疑似患上了抑郁症。直至此时,刘女士才发现,留学并不适合儿子。
03
2016年7月,刘女士和宁先生决定让晨宇放弃留学生活,回家进行调整。刘女士说:“孩子在家几乎不出屋,天天猫在卧室里上网玩游戏。吃饭都是奶奶送到跟前,甚至一口口喂。”
2017年9月,刘女士和宁先生送晨宇到一所专科院校就读,希望他能学到一技之长。然而,上学还不到两个月,晨宇就与同学发生矛盾,执意回家,再次开启宅在家里玩网游的生活。
采访中,刘女士给记者打开了母子俩的聊天记录,里面除了转账记录其他信息寥寥无几。对晨宇而言,基本上没有“钱”的概念。”。
1年多过去了,画面还定格在晨宇玩游戏,奶奶不厌其烦地喂饭。说到这儿,刘女士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她不知道儿子的未来在哪里。现在,刘女士虽然挣着高薪,过着金领的生活,但是,儿子是她的心病,让她寝食难安,甚至出现了抑郁的症状。(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针对晨宇的问题,记者采访到全国知名心理专家张聪沛,他指出,畸形的宠爱让晨宇的性格变得偏激,并与社会脱轨。高质量的陪伴才是教育的真谛,而晨宇的父母选择用物质取代陪伴,由此导致问题层出不穷,使得儿子就像一个“巨婴”,不具有任何生活能力。
“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是父母种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延伸阅读
“巨婴”到底有多可怕
■“巨婴现象”解析
爱的序位 不可错位
特邀观察员侯文君(心理咨询师)
当一个孩子成为家里最有权利和地位的人,就会被养育得无法无天,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更不懂得是非对错。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的地位越高,父母的地位就越低,教育孩子时就越困难,这和家庭中“爱的序位”有关。
“爱的序位”是维护家庭成员健康发展以及家庭关系互动和谐的操控动力,主要核心是指:在家庭中,夫妻关系较之作为父母的身份有优先权,父母较之子女有优先权,新的家庭关系较之旧的家庭关系有优先权。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律,就会发生“爱的错位”。
把孩子置于父母之上,就是典型的“爱的错位”。
所以,爱不意味着对孩子过度的给予,不要把孩子捧上家里第一的位置,而是要教会他“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家庭“爱的序列”里,孩子永远不能超越父母。父母需要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懂得体贴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在心灵深处给予父母爱和尊重。
■专家支招
从小引导孩子 提升责任感
特邀观察员:王学东(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教师,北京市教科院班主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曾几何时,社会上出现了这种奇怪的现象:一些年龄上已成年的人在心理上却滞留在婴儿水平,无论是面对工作、家庭还是社会都表现出任性自私、缺乏责任感。
出现这种“巨婴”现象,家长难辞其咎。许多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只在物质上、时间上全身心的付出,把“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内涵狭窄化,陪吃、陪玩,却没有陪伴孩子成长,殊不知在陪伴的过程中关注责任感、道德感、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才是真正的陪伴。这种缺失成长教育的陪伴恰恰是对孩子成长的“弱化”和“矮化”,一个责任感、道德感、价值观、世界观“弱化”“矮化”的人不就是“巨婴”吗?
父母如果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是一个有担当、知感恩的人,首先要做到:尊敬长辈、友善待人、尽职工作、提升责任感。因为身教重于言传。
请从牙牙学语时,就教会孩子们对周围的人适时表达“请”“谢谢”“对不起”“打扰了”……这些语言不是简单的礼貌用语,它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是心与心的温暖;在家庭中,从点滴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日常起居尊重长辈;上学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同伴,尊重老师,让孩子懂得“排座位中有规则、分食物中有尊重、学知识中有智慧”,这样细致入微的引导,才能使孩子的责任感、道德感得以提升。
成长和成人 比学业有成更重要
特邀观察员董丽燕(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北京丰台教科院高级教师)
很多家长混淆了“学业有成”和“成人”的关系。以为孩子获得了好成绩就是在可喜地成长。
孩子早晨醒不来?那妈妈就准时当闹钟!
懂事的孩子看着父母辛苦要帮忙做饭、洗碗?千万不要!“你只要专心致志学习就好!”
孩子想和父母坐在沙发上闲聊一会?“别耽误写作业,赶紧去学习!”
以为孩子上了名牌大学,就自然“成人”了。殊不知孩子的情感、品质、能力是需要通过实践“习得”的,这就是儿童教育心理学家杜威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的“做中学”的原理。所以,很多家长“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的良好愿望往往会落空。
事无巨细由父母代劳,剥夺了他自我管理的能力;当他黑着脸你却陪着笑脸时,你也丧失了长辈的威信;和孩子没有时间闲聊交流情感,长此以往,就磨灭了他与你交流沟通的欲望,也阻止了他沟通、表达情感能力的形成。导致他到了三十多岁仍然需要你叫他起床,他不觉得也不习惯为家庭付出。
爱孩子,是一门艺术。首要的应该着眼于“成长”和“成人”,而不仅仅是“成绩”和“学业”。人不是只需要学习学科知识,还需要学习责任、爱、感恩、回报,学会交流沟通、合作、宽容、礼让,学会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这样的人格才会完整,才有能力创造幸福、享受幸福。
改变爱的方式 给孩子付出的机会
特邀观察员刘秀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
为什么付出爱的父母会受到嫌弃?那一定是付出的爱有了问题。
如果爱没有被受者体会到被爱,那爱就是有问题的。所以,当孩子因为没有感受到是在被爱,感受不到父母的付出,爱就没有发挥作用。
要让爱被孩子体会到,父母可能需要改变爱的方式。
首先,给予的爱是孩子需要的,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父母对孩子爱的方式往往是物质的或体力的付出,比如在电视剧中,体现出的对于孩子的爱就是给孩子做饭,照顾孩子的生活,但对于孩子的精神需求显然没有关注到,这也就为孩子们成年后的“不孝”埋下了种子。
其次,换位是让孩子体会爱的一种方式。如果每天都是父母给孩子准备好了早餐,而孩子从来没有参与此方面的家务,他们并不能体会到此中的辛苦,因而也就意识不到父母长年累月做这件事是怎样的付出。所以,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和家务劳动能力时,要让孩子有做事的机会,孩子才能够体会付出的辛苦,才会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再次,父母要与孩子交流自己的感受。父母要告诉孩子自己的需求、想法,让孩子意识到父母也是血肉之身,也希望早晨多睡会儿,也想吃美味的食品,也想穿美丽的衣服,也会累,也会有情绪的起伏,这样孩子才会有为父母做事情的机会,才有付出爱的机会。总而言之,想不被孩子嫌弃,父母要学会爱自己,孩子要学会爱别人。
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