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8日 来源:东方玛丽
现在才来关注这个《后浪》,主要原因是国家法定休息日,俺响应正腐号召,再怎么也得丢开笔,耍过“巴适”。(四川话,舒服的意思)。
五四过了,才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人对这个所谓的后浪演讲,貌似看法各异:有口诛笔伐者,有大力称道者——这让俺好奇,于是在群里吼一声,立即有人扔了进来,像炸弹一样,点开听听——哎呀,这不就是励志吗?传统的鸡汤文嘛。
说实话,以前发行量在全国数一数二的纸媒杂志,鸡汤文还居多。俺作为靠着微薄稿费赚取低口粮的“蚁族”,确实也写了不少:比如《感恩磨难》啦;再比如《攀岩人生》啦等等。所以,这关于后浪的声情并茂的朗诵,一个男人略带沧桑的面孔,俺们忽悠着听,忽悠着看,也挑不出人家什么毛病啊,可是你再仔细点,呵呵呵,这油腻大叔说的后浪,不是一般人家的后浪呢!
比如,他说了后浪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你可以尽情享用——你可以选择学一门语言,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这让俺突然想起前些年企业家王石似乎也说过——年轻人应该去爬山,慢慢思考自己需要什么。
当然,存在就是合理,听到这里,俺脑海转啊转,突然一声惊叫——别说,这样的后浪还真有——因为他们的前浪就很牛逼。
疫情登峰造极了,全球感染人数达到了360多万,不过报道的,都是国外。俺知道身边好几个后浪在外国留学,于是关心着问——你儿啥时回来啊?国外好吓人呢!前浪们皆淡定自若,那城府,是做成功前浪的必备气质——
“孩子大啦,由不着娘,他自己说不回呢!”
俺晓得的是,身边的后浪中,有学皇家音乐的,也有学艺术绘画的,有研究芭蕾的,也有专攻古音韵的——用俺娘亲的话来说,都是些啄不烂的破专业!将来怎么找工作啊?娘亲这人心好,一辈子都在操心,尤其是遇到一个不务正业的女儿——俺自己——写诗,写文,弄公众号,这简直就是家族基因变异——凭俺家的家底,怎么就摊上了这样一个不省心的后浪呢?
后来又逐渐知道,某某的后浪毕业后直接留在了澳洲,某某的后浪在美国每小时挣多少刀——前浪的骄傲是为后浪排除万难,让他们即使是浪,都少遇险滩、不惊不躁、风平浪静。
这让俺想起了多年前老泪纵横的周伯伯。
周伯伯的儿子生生要从体制内辞职,自己创业,想实现人生之梦想。
其实,很多后浪在别无选择时,就被一股浊流冲成惊涛骇浪——他们生存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坚韧、吃苦、持之以恒,但是却永远看不到未来。
可周伯伯的儿子偏偏要从体制内辞职,他说他有画画天赋,想挣了钱后,全身心去当画家——周伯伯得知后,也无回天之力了,随即泣不成声,他一遍一遍地喃喃自语——浩儿路还长,浩儿路还长啊.....
果不其然,周浩辞职后的十年——做销售,打短工,搞外卖,去农村种菜,成天为生计忙得团团转,还看不到钱的影子,婆娘骂得他不堪入耳,他自己也后悔不迭,十年没有再拿画笔.....最后一搏就是上重庆开餐馆,赔尽全部家当,把老爹老妈的棺材钱都借了出来,背水一战,谁知开业没几天就遇到武汉肺炎......
本来在体制内,下了班还可以画几笔呢,现在倒好,弄得像那些大城市的漂一族,理想很性感,现实很骨感不是?
想想这些没有牛逼前浪的后浪们吧——绝大多数都是疲惫的、沉闷的、别无选择的,有的甚至是啃老的。
但是,能送孩子去国外的前浪们,还不算最牛逼,最牛逼的是,那些直接将后浪生在外海的。
最近,俺一直欢喜的金牌主持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卿美女负面消息不断,首当其中的就是她也在国外生了一个后浪,在国内又很煽情地教导孩子们要如何做好后浪。在群里与大学同学们谈论这事,俺说,从母亲的角度去理解她吧,都是当妈的人,谁不心知肚明啊?人家能把工作做到极致,才延伸出将后浪弄进外海的极致牛逼!
于是,听着这位叫什么冰的油腻大叔的朗诵,俺走神了,朗诵完了,才再次拍着脑门——哎呀,你认真个卵呢!人家明明就在为自己的平台做广告啊!正如俺推荐自己的公众号,欢迎大家转发一个道理嘛!
于是,关掉手机,准备做饭。
相关文章 | |
---|---|
10.一个人的清欢 | 16.活在我的60多岁 30.在加斗癌王(六)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