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4 南风窗
《一名上海超市店长的39天》在全网刷屏,主角王忠魁平凡且普通,但疫情封控期间,他每天和100多名店员像陀螺一样运转,给周边居民、养老院……送应急物资。
外卖员梅凯林一天要跑50多单,有的一单要跑十几公里,只为给老人买点物资。梅凯林只是疫情期间众多外卖员的缩影,无数骑手正成为市民维持正常生活的生命线。
还有许多不具名的农民工,加班加点,抢建一个又一个方舱医院。
……
三年疫情让我们突然意识到快递员、清洁工、卡车司机、护士……对日常生活多么重要。这几年,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认识他们的价值,也以此契机重新审视自己。
不能失败
“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
把这个问题抛给快递员、服务员……我常听到这样的回答,“不好好读书,只能干这个呗”。这些工作不可或缺,但显然,他们并不认可自己的价值。
除了他们,没能找到“好工作”的文科生、留学生、名校毕业生,这两年也成了被揶揄的新晋失意者。
B站UP主“我就是星月”是留学生,4月12日,她的一则视频罕见地破了百万播放量,内容是她正为8万块的回国机票和实习求职焦虑。
UP主原本想回县城老家找工作,但眼前只有一个选择:拼尽全力留在大城市竞争。原因是“家里不愿意我花了几十万,只在小县城找一个几千块钱的工作”。
留学就不能回县城工作吗?这不是UP主一个人的困惑,视频下方的热门讨论几乎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
很多人下意识地认为,留学后回小县城工作,是承认自己不优秀、不够努力或者上进心不足。那些因留学而获得的体验、见识等内在丰富性,随着回归小县城这一动作一同被否定。
在主流评价体系中,县城的工作低价值。海归去县城,既浪费了文凭,也被暗暗指责本人不够努力、自暴自弃。大家及其本人的反应极为直白地表达了对失败的隐忧。
人的价值是多元的,尽管理念在不断普及,但话语落到地面有个过程,结果可能并不会那么快得尽如人意。
比如当朋友圈有人晒出大厂工牌,屏幕对面的人会不自觉以他为坐标,自我反省。大厂工牌意味着体面和高薪,也是宣示个体努力和优秀成绩的窗口。
一旦不如他,则会emo上头,自我认同瞬间塌方。不论是外部社会,还是自己,都在反问“是不是不够努力”“是不是不够励志”?
保持清醒
对于上面的反问,我们其实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回看开头那些普通人对日常生活的贡献,更不应该武断地批评他们不上进、不努力。
如何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有的选择相信情绪和碎片化的信息,而有的选择阅读。书籍不能一下解决所有问题,但一定会给一个可行的入口,比如迈克尔·桑德尔的新书《精英的傲慢》就在尝试。
除此之外,各类平台也在鼓励大家用知识的力量去独立思考,拼多多选择把“多多读书月”进行到底,4月20号正式启动了第三季,尽全力搜罗好书,预先为读者提供无数好选择,恰巧,在它的经典书单中,《精英的傲慢》也在其列。
桑德尔在书中提出“优绩主义”概念,更直白一点,即输赢。衡量输赢的标准,是市场的奖赏。能在市场中获取更多利益的,被称为赢家,否则,便是输了。
它的理念内核在于,竞争机制和程序是公平的,不管输赢,最终的责任人是自己。但桑德尔提醒我们,优胜者不要忘了“成功路上的运气因素和助力——家庭、老师、社会阶层、国家和时代”。
“常春藤联盟高校超过2/3的学生来自收入排名前20%的家庭” “在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来自全美国前1%富裕家庭的学生比来自收入居于全美国后60%的家庭的学生还多。”
从这样的数据来看,绝大多数穷人的孩子都不成功,但我们有理由认定他们全部都是因为不够励志,才没有好的未来吗?似乎不能。显然,除了个体因素,难以撼动的结构因素,也参与和塑造了他们的人生。
即便竞争是公平的,但每个人拥有的禀赋资源不同。如果只从结果来反推并归咎个人,这本身是否也是一种过分苛责和傲慢?
除此以外,还要一个点需要被提出来,即我们如何定义成功。常规意义上的成功,似乎和高文凭、高收入直接挂钩,而很大程度上,高文凭会和高收入相互转化。
但这样的评价体系和目标是否太单一?
一旦掉入这个陷阱,人人都将被拴在一根绳子上拼命攀比,比拼月收入、比拼房子的大小、比拼消费水平的等级……
而实际上不必所有人都朝向同一个目标,相反我们需要英雄式的成功人士、精英专家,也需要无数不具名的社会公共利益的贡献者。人和社会的需求是多元的,所以分化出不同的分工,每一种分工都需要合适的人来从事。
“失败者”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失败者”,其所做的努力可能没有直接转化成优渥的经济条件和显赫的社会声誉,但一定以其他形式的价值被呈现。
当我们正视和承认价值的多元性,一个个丰富而立体的人才能被看见。
独立思考与自洽
认识和分析机制不是最终目的,还要有所行动,打破傲慢的单一标准。
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中也同步给出了解决方案,例如“关注工作中的尊严问题”,我们能应开发和认可多元的评价系统。即便经济收入、教育背景不同,但只要对公共利益做出贡献的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关注和尊重,除此之外,作为普通的个体,我们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杨潇的方式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是《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的主人公之一,也是有过自我迷惘的普通人。
他“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做过十年记者,去美国访过学”,但猝不及防地遭遇了传统媒体衰落,用杨潇自己的话说“个体纷纷流亡出来了”,曾经的辉煌不再。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找寻自己的出路,走出自我困境。
几经折腾,杨潇最后发现还是书籍能最好地安放自己。他大量阅读湘黔旅行团资料,去走历史人物走过的路,在理解书中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认识自己。
最终,他既走完了湘黔那条路,写出了第一本书,也找到了自我最舒适的状态。他不再因外界、时代对行业的评价,而连带否定自己。
从纸上到路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杨潇的问题其实具有普遍性,比如当胜者为王的声音和社会情绪越来越汹涌,个体越需要冷静的自处,对周遭社会保持清醒且理性的认识。而这时阅读是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武器。
理性和知识,能够帮我们规避情绪陷阱,同时它也能让个体拥有独立判断的能力,不被外在的观点束缚,明白大家所推崇的不一定是绝对正确或必须追求的,而是倾向于重新梳理自己,向内思考,不断进行自我确认。
阅读看似是一个人的埋头苦读,但实际上书籍是无数代人、无数个时空凝练而成的丰富的系统性知识。所以,阅读者手握的书籍,不只是几百页纸,而是广阔的集体智慧。
当这些智慧以书籍的形式呈现,是最公正和平等的,人人可得。
也许有人感叹,阅读也是有门槛的,比如书越来越贵,买不起,或者书的质量参差不齐,能找到的好书有限。
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