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7 来源: 新华社
官方数据显示,96年至05年间,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的回国率高达97%;很多名校毕业的学生,即使能在美国找到高薪工作,也都纷纷回国效力。这种可喜的情况缘何出现?新华社采访了几位典型的“海归”才俊人士,剖析他们离美归国的原因。
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陆海1999年赴美,在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和高性能器件相关研究,曾获得多项世界性突出成果。他在2004年博士毕业后进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发中心任高级研究员,却在今年9月毅然归国加盟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江苏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教授。
进入通用电气这样的大公司,待遇高,加班少,照理说可以在美国好好享受生活了。为什么选择回国呢?陆海表示,主要是受中国发展机会的吸引。同时,因为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美国公司工作缺乏归属感。正好,南京大学以教授职位相邀,考虑到自身发展,陆海选择了回国。对此,身边大部分华人朋友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其实在美国生存压力很大,甚至能够感觉到来自中国的竞争。比如通用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就已经有实力与美国研发中心抢项目。陆海表示,其实回国也不容易。因为“海归”越来越多,国内单位选择人才的标准也水涨船高,有的近乎苛刻。虽然国内目前在软硬件方面仍有些差距,但是为国效力的归属感不可替代。
维维安是美国常春藤名校毕业的硕士,目前在美国的一家大银行工作。虽然毕业后选择留在美国工作,但这幷不是最终的选择。按照维维安的说法,在美国工作只是为将来回国打基础。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学校里能学到一些东西,但是工作中的积累肯定更加有用。而中国的金融市场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有了在美国银行业的工作经验,维维安坚信将来会在中国找到用武之地。
曾经留学英国的王硕今年来到美国进一步深造,学成回国是早有的打算。中国目前的十二字留学政策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王硕认为,如此开放的政策会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现在的中国机会很多,大城市的生活水准与美国差距不大。王硕认为,如今再舍弃家人朋友,独自在外打拼很不值得。在中国工作,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和心理压力,让人感觉非常踏实。
今年九月,新华社记者曾采访上海市在纽约举行的海外留学人才招聘会。会场涌动的“海归潮”仍历历在目,不少应聘者甚至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例如曾在全球第二大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工作十年的何先生,更是表达了希望利用自身专长为祖国医药事业发展尽力的满腔热忱。
总的来说,虽然留学生们选择回国的理由各不相同,但近十年来中国整体经济状况的极大改善、国内展示才华的机会大增,以及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能为国效力的成就感等,都是吸引众多学子选择回国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
---|---|
10.在北京享用快递食品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