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4 来源:地产周刊
1 机票:
从多伦多到白马,机票价格变化较大。我们从11月开始关注,最便宜不到0,最贵00还要靠上。当然也可以分两段买,在温哥华再玩几天。
2 租车:
在白马机场租得Toyota的8座SUV SEQUOIA,加上行李,大小正好。
3 行程:
按住宿点来标记:White horse--Dawson--Eagle plains--Inuvik(在这住了两晚)--Tuktoyaktuk(简称Tuk,最北端)—Fort Mcpherson(原计划是到eagle plains,因天气受阻而住这里)--Dawson--White horse.平均每天行车400多km。
4 住宿:
最便宜的是在白马的Hostel,/人;最贵在Tuk,那旧旅馆要0/人;中途的一般/人。最舒服的士在Inuvik的一个类似B&B的木屋,感觉特温馨。
5 主要活动:
行前许多朋友问我去北极看什么,当时真不知如何作答,光看极光不是我的答案。一般我们住下后,花些时间逛逛所在的成事或小镇,然后大半天赶路,当然是边走边停。路上美景无数,叫声此起彼伏,相机喀嚓不停。我们有句口头禅是:上车睡觉,停车拍照,下车撒尿。在Inuvik住了两晚,由於进入了北极圈,大家就忙这寄明信片、买几念品,狠狠的玩了一把dog sleding。
在Tuk, 找了一个Tour guide,是前土著首领,每人付,在他家吃了一顿土著午餐(味道不咋的),神侃一通后,领我们转了一圈,对土著生活倒有些了解。下午趁着热情高涨,顶着寒风,雄赳赳气昂昂的在北冰洋上走了两个小事,登上了一个Pingo,豪情万丈。
每天晚上的活动,自然是以看极光为主。其中有6个晚上有极光。最刺激的一次是在Tuk,躲在北冰洋上的一个小冰屋里,偶尔身出来看看,实在是太冷了。还好相机能工作,但也要拍一会在怀里捂一会。
6 天气及衣物:
温度一般在-25左右,到了最北的tuk,晚上和清晨在-40以下。土著们的车,有些24小事不息火。至於衣物,视乎在户外呆多长时间。我只有三次是全副武装:坐狗拉雪撬、在tuk看极光、北冰洋Hiking。当时的装备是:sweat shirt, fleece jacket, 小夹棉背心、滑雪外套、长衬裤、羊毛内裤(来加后第一次穿)、滑雪裤。不是太可怕,对吧?当然,手、脚、耳、脸、头是关键,越厚越好,我就是滑雪的装备加个面罩。北冰洋Hiking时身上倒不冷,但呼出的热气在面罩上结冰,眼睫毛也结冰。
7 路况
原来曾考虑租两辆车,路上好照应。后来参考前人经验,把心一横就租了一辆。其实路况是很好的。雪厚点的开80-100km,雪薄的开100-120。130、140也不是没开过,但要全神灌注,车里的人会提心吊胆。重要的士要把车开在“路”里,不要随便靠边,说不好雪下面就是一条坑。
最恶劣的是北极圈附近穿过Hardson Mountains那一段,由於山势关系风特别大,据说80-100km/h.,封路3、5天是常事。我们挺运气,7号开过去,8、9号封路,10号返程时被堵,搞得我们很狼狈,做好了异地还车,坐飞机回来的准备。幸好11号中午解封,简直是胜利大逃亡,对行程影响不大,解封后路很好走。
另外,从Inuvik到Tuk本来没路,是冬天河面结冰后开出来的。这冰路每年4月后就关闭。想去朋友做计划是一定要考虑进去。冰路并不难开而且本身就是一景,在没雪遮盖的地方,能看到透明的绿色的冰,有裂纹就更妙,有点象万花筒。
8 伙食
我们以自己煮为主,带了电饭煲和电炉。早餐:吃带配料的袋装面(不一定是速食面);午餐:面包加ham加cheese,跟水果,power bar和巧克力在车里随时恭候;晚餐:电饭煲煮饭,蒸点腊肠午餐肉什么的,电炉煮汤加蛋加蔬菜。日常弄点牛奶、V8、维生素片,倒也挺滋润。 补给的食品,越北越贵,最好提前准备。最心疼的是买了.59一条的黄瓜。
9 费用
不算机票,每人0,其中租车250,汽油100,住460,食80,其他40(就是给tour guide拉)
10 关于物资准备
手提电脑--下照片用;GPS--没带。就一条路,想迷都难;卫星电话--预防路上抛锚时呼救用。原来想租,但到White horse和Dowson时都是周末,租不到;车用充电器--备用。等等。其他琐碎的就不说了,有户外经验的朋友应该有数。
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