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8 来源:新浪
《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玉海提出10个很有想法的问题,在王小波逝世十年之际让我回答。这些问题是:
1. 邀王小波给周刊写专栏时候,看重他什么?西方生活的经历,还是已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或别的?
答:当时并没专门看重什么。我刚接手周刊时,只是拉周围朋友帮忙,余华、苏童都是。王小波那时还未写过这类思想性文字,所以他的思想性是在写专栏时逐渐显现价值的。只不过当时周围朋友中,别人写一篇两篇就觉吃力不讨好,不愿再写了。王小波因为好说话,有求必应,就认真把专栏坚持了下来。
2. 你说你害了王小波,指的什么?
答:我自己感觉中,王小波最后死于心力交瘁,因为生活压力,因为写作,也因为其他种种不自如不愉快。我总想象他临死时邻居听到的惨叫——他到底怎样死于突发的心脏病?我自己体会中的王小波是个不善交际、喜欢静与内向的人。他被逼做太多他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比如为小说发表、出版,要在李银河带领下去与不愿打交道的人打交道;要参加他不愿参加的会议,在一个角落里毫无表情地坐半天。我体会,他本质上还是喜欢在小说中无拘无束地天马行空、自得其乐。给我写专栏并非他真正所好,所以我也属逼迫他做一些令他心累的事的人之一,我是指这个层面。我难忘与他最后一次见面,他给我交稿时说写不出稿来的那种痛苦不堪。我也感觉到他写专栏,越写越为思想繁衍能力的不足而焦虑,而且理性纠缠带给他的是小说的想象力枯竭,越来越缺少血肉。在王小波生前,我感觉到他不断被一种力量牵制,这种牵制使他苦涩,他因为这些牵制而丧失了许多欢乐。
3. 杂文还是小说,哪者更能体现王小波的思想与性格?哪者影响更大?
答:王小波自己当然更看重他小说的价值,但社会当然更看重他的思想价值。小说的价值总是无法与思想的价值相比。看重他的意识形态意义是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这样一个符号。当王小波被别人塑造的时候,他自己的喜怒哀乐往往被忽略不计。
4. 你曾说,王小波可能成为一种文学转型的开始,后来你又说你的判断是错的,为什么王小波未能开启一种文学转型?
答:我是遗憾文学界,从作家协会到各大刊主编到主流的批评家、作家,对王小波小说的艺术价值多是回避态度。这导致了王小波写了那么多小说,现在谈论他都是思想性与“自由精神”,他被关在艺术门外。对王小波小说的失语是因为他没有进入派别——先锋派、写实主义、历史小说,各自都有自己山头,他哪头不是,大家自然都把他关在门外。他把自己的小说归为“黑色幽默”,但我们最没这个土壤。他从最原始的性的角度来写人真实的生存欲望与现实冲突的窘迫,但我们却又习惯了各类概念模式下的惰性生存。我一直以为,文学新类型的出现寄望于文学刊物的眼光。而我们文学刊物对潮流的发现还停留在八十年代——趣味上还在模仿莫言、余华、王朔,多的是他们的儿子、孙子。九十年代之后文学刊物对文学潮流的集体失语,失语对象又何止一个王小波!正是这种失语构成文学刊物们越来越边缘化,现在发行量都跌得可怜。这使我这个曾经的文学编辑很感失落。
5. 为什么王毅主编的《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思想评论远多于文学评论?
答: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回答过了。因为中国太缺少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所以王小波就被大家迫切塑造为这种精神的代表。但在真实中,我却更多看到独立、自由在王小波身上的窘迫,他只能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不如意地生存,直到流血而死去。
相关文章 | |
---|---|
14.从吴亦凡事件看明星的命运 | 25.是谁制造了“疯”郑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