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字新闻 中文资讯 少儿天地 天天影视 大多伦多每周Flyer 热点追踪 天世专题 综艺百汇 广播-长篇连播 广播-话题漫谈

邢质斌――《新闻联播》熟悉的陌生人

2007-04-11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去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递交的《让“新闻联播”换换人》的提案,被各大传媒炒得沸沸扬扬:“……播音员结构老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体现在屏幕上就是播音风格日益陈旧、沉闷,让观众感到面容疲惫、表情单一、眼神呆滞、缺乏朝气和活力。”

去年11月25日晚,年近60的邢质斌步入天津中华剧院舞台,首次获得“金话筒奖”――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尽管她早已是“中国最著名的播音员”。“首获大奖”、“善始善终”,种种迹象无疑更加深了关于她今年即将退休的猜测。

每晚我们看到的邢质斌似乎永远是这个样子

那是1973年年底,原中央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宋培福在大兴县岳父家准备迎接新年。一天,他极为偶然地听到了从县广播站传出的女声,“就跟小钢炮似的,突突突。”他马上揣度这到底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哪位播音员的声音,“想来想去,都不像,可是听上去就是耳熟。”音质的力度,抑扬顿挫的感觉,都让他不敢相信,“这真是一个小广播站播音员发出的声音?”

来年夏季的一天,录音科同事李茂福为宋培福带来了“很本色”的一个姑娘。貌不惊人的邢质斌一开口,宋培福迅速捕捉到那个久违的声音,正是他当初在岳父家不期而遇的。两个月后,宋培福闷不作声地从台里调来一部小车,直接去往大兴县广播站,为邢质斌办理调动手续,“二话没说,连行李带人全给她拉回家了。”

刚进电视台时,邢质斌以可塑性强、天赋好而著称,可她很快就意识到光凭这些是绝对不够的。“学历偏低,理论知识不行。这都是她的薄弱环节,既是她的压力也是动力。”央视原副台长洪民生称她是真正的自学成才。

论过目不忘,播音员中数她与罗京功夫最过硬。“有时必须要播出从中央直接下达的文件,可等到新闻已经开播了,稿子才拿来。上面勾勾画画,飘满了红气球,看得我们都腿发软。可他们就能镇定自若,扫完一遍后,一字不差地播出来。”章壮沂对此竖起了大拇指。

聊起换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老教授张颂有点气不打一处来,“据我所知,央视内部居然曾有人提出来让相声演员去播报新闻……”邢质斌曾向他倾诉过自己的苦恼:她想走,想从“新闻联播”退下来……

张颂大为吃惊地问:“你现在退下来做什么?”“那我不管了,我想去当记者。”那时,邢质斌40刚过,一脸憧憬。

“她怎么可能真去圆记者梦呢?恐怕‘新闻联播’早就成了她生命的第一位。”张颂叹道。

1990年初,邢质斌辞去播音组组长职务,而由业务突出的罗京与李瑞英接替。其后,她又闹出了名人作广告的风波:为一条减肥腰带作了广告宣传,有人购买,结果大呼上当……违反央视不许播音员作广告的明文规定,结果,她被停止一个月的主播工作。

她不是一个从无情绪的人,偶尔也会唠叨几句。心里难过时,顶多点到为止。“她这一生算是比较平稳,家庭很幸福,儿子很听话。”张颂话音一转,“她也有不足。”在这位播音界的权威看来,邢质斌形成自我风格的速度不快,“稳重有余,顿挫不足,跳跃感不够”。

“但不要简单地下定义,说新闻主播就是一群没出息、一味照稿念的传声筒。”张颂拿起一份报纸,反复念起了其中某段。“你听听,同样一段话,我有多种语气感情的发表方式,仔细听绝对能揣测出其中内涵。邢质斌他们全是在自己理解下,把握政策分寸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没有局限性,哪有创造?他们一直用声音在一个局限的空间里翻跟头,这就是创造。”

去年6月初,播音组组长李瑞英突然接到上级通知,5日那天的“新闻联播”,播音员要换作来自“晚间新闻”的康辉与“国际时讯”的李梓萌。但在康辉他们播完后,要换回罗京与邢质斌。为何让“一对新人”登陆“新闻联播”,又为何只让他们登台亮相一天?张颂猜测,这可能是响应叶宏明提案的一次尝试,也不乏央视让新人试镜“新闻联播”之意。至于康李二人为何最终又下来,可以设想的一种情形是,在“新闻联播”这样一档有着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的节目上,稳定压倒一切是根本的方针。

“形式单一、稿件呆板。主播们无可奈何,如履薄冰。播报中如果出了一次大错,他们在‘新闻联播’的职业寿命就完了。泱泱大国,堂堂大台,多少眼睛都盯着他们,他们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张颂说。

电视系的朱羽君教授与他的观点不谋而合,“换掉某个主播不是问题所在,关键在于‘新闻联播’内容要不要换。”

相关报道:

学历偏低自感压力大

刚进电视台时,邢质斌是以可塑性强、天赋好而著称。1981年7月,邢质斌首次与赵忠祥以男女主播、相互搭档的形式正式出镜《新闻联播》,多年来她更以端正大方,字正腔圆,掷地有声而获得观众认可。

面对罗京、张宏民、杨柳、王宁大批后起之秀,邢质斌的心里充满了压力,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邢质斌向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颂倾诉过她的苦恼:她想从《新闻联播》退下来。张颂大为吃惊地问,“你现在退下来做什么?”“那我不管了,我想去当记者。”那时,邢质斌四十刚过,一脸憧憬。

“她具有记者素质,新闻语言能即兴发挥。但怎么可能真去圆记者梦呢,恐怕《新闻联播》早就成了她生命的第一了。”张颂叹道。

论过目不忘,播音员中属她与罗京功夫最过硬。“有时必须要播出从中央直接下达的文件,等到新闻已经开播稿子才拿来。他们就能扫完一遍后,一字不差地播出来。”中央台原新闻中心主任章壮沂对此翘起了大拇指。(兰方)

新闻联播换人内幕:犯一次大错就玩完

去年政协委员叶宏明提交提案要换掉央视《新闻联播》邢质斌,但新任主持只出现了一天,邢质斌又重现荧屏。

去年6月初,央视新闻中心播音组组长李瑞英突然接到上级通知,6月5日那天的《新闻联播》,播音员要换作来自《晚间新闻》的康辉与《国际时讯》的李梓萌。李瑞英当即问道,这是在征求我们的意见,还是既定通知?答复是,“这是既定通知。但在康辉他们播完后,要换回罗京与邢质斌。”

为何如此?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教授张颂猜测,这可能是响应政协委员叶宏明提案的一次尝试,也不乏央视让新人试镜《新闻联播》之意。

张颂说:“播报中如果出了一次大错,他们在《新闻联播》的职业寿命就完了。泱泱大国,堂堂大台。全国观众的眼睛都盯着他们,他们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邢质斌:善始善终是一种品质、精神 来源:人民网

被曝于明年退休的《新闻联播》首席播音员邢质斌离开央视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日前,第一次捧得“金话筒奖”的邢质斌的得奖感言是“善始善终”。不知这番话是否在暗示,她告别央视的日子已经不远。(11月27日新闻晨报)

央视《新闻联播》首席播音员邢质斌获得“金话筒奖”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此新闻一出,网上一片“热浪”,褒贬不一,针锋相对,有的甚至冷嘲热讽,难免有失公允。翻开30年的新闻联播,人们总会由感而发,而邢主播“善始善终”的感言,散发出人性光芒,也是她30年播音工作的自评,更是一笔财富。善始善终难道不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善始善终,就是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就是敬业、奉献。邢主播30年如一日,素雅淡俗、涓涓细水、绵延人生,播音质量无可挑剔,可谓楷模。相反,当今部分年轻人心浮气躁,遇到坎坷就有畏难情绪,缺乏奋斗目标、理想信念,一味埋怨机遇,没有伯乐发现,不妨对照自醒,是人才总会发光。

善始善终就是淡泊名利,是一种境界、一种超脱,平淡如水、平淡如初。“我觉得,得不得这个奖其实不是很重要,既然在这个岗位上,我就不辜负领导和观众对我的厚爱。”此话落地有声,名符其实。在现实,有不少人追名逐利、经不起风浪;成名成富之后,往往心高气傲,目空一切,不应该觉得惭愧?

善始善终就是诚实守信,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央视是个人才荟萃之地,新闻联播这个节目相对枯燥,但她的严谨、平实,征服了亿万观众。能在这里坚守岗位,不仅是对事业的执着,更是有着深厚的基础,那就是广大观众的支持。因此,我们做工作,不论哪种工种、岗位,都需要恒心、耐心,才能打牢基础、厚积薄发,才能赢得信任。

善始善终是也是一种追求、一种自信,心不骄气不馁。学习如此,工作如此,生活如此,爱情如此,能做到善始善终,就是成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需要这种品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有荆棘、坎坷,只有按照既定的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善始善终、持之以恒,我们国家才能不断发展、兴旺发达。

合作网站:多伦多在线
友情链接: 加国无忧   加中网   美国网络电视   约克论坛   友路   北美在线   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