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5 宏宇
唱张垣山河锦绣 谱新曲赤子心诚
翻看中国地图, 在燕山西麓,长城南侧,有一片连接陕, 晋,鲁,豫,蒙的广阔区域,它就是具有东方人类和中华文明发祥地之称的张垣大地-今属河北省的张家口地区。那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仅有现代都市的繁荣与时尚,更蕴涵着恢弘的历史和文化。
据中外专家考证;远在在200万年前,张家口地区的泥河湾地区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上古时代,黄帝、炎帝、蚩尤部落间的涿鹿之战,合符釜山,开创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元明清时代,作为“张库大道”起始点的张家口地区是我国华北地区最著名的商贸集散地和军事重镇。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这里为中心形成的晋察冀边区,燃起了抵抗日寇入侵的长城烽火,谱写出中华民族同仇敌恺的抗战颂歌,见证着新中国从这里迈步走来。
为了真实地记录和传扬河北张垣地区深厚的文化历史,促进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受河北省文化部门之邀请,旅加华人音乐家王燕樵老师于2006年8月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主持一部大型交响合唱音画--《大好河山》的音乐创作。这部作品是《2006河北文化展演》的重要原创精品剧目,也将作为压轴节目在文化展闭幕式上演出。
具有50多年的音乐实践的王燕樵老师是一位乐坛上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作曲家。他参与创作的舞剧《红色娘子军》已经成为中国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之作,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几十年来也久盛不衰。无论对中国音乐还是西方音乐,王老师都有着极其深刻的研究。只要谈起音乐,他的思路清晰,话语滔滔,流派,歌曲,风格,特点,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长期以来,他从不间断对民歌和民间音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他根据中国民歌改编和谱写的一些器乐曲,合唱曲日本,加拿大和美国的广为流传。
近些年来,王老师不断受到国内文化部门和音乐院校的邀请,回大陆讲学或演出。这次受邀回国主持创作这样一部大型音乐作品,对王老师来说不是一次挑战而是他长久的一个期待,因为他对张家口及周围的这片土地并不陌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曾深入冀东地区采访和整理过许多抗日民歌。山西各县黄土高坡上的沟沟坎坎,也留下过王老师辛勤调查的足迹。多年积累的大量朴素无华的民歌和民间音乐,都是他从事创作的好素材。在这次回国后的两个多月里,王老师又不辞劳苦爬山涉水,多次到张家口周边地区采风,获得了更多的灵感。所以,王老师这次创作不是“仓促迎战”而是“蓄势而发”。
凭借他中国民族音乐的深厚底蕴和夜以继日艰苦的工作,王老师终于在2006年12月份完成了这部大型交响合唱音画《大好河山》的音乐创作。它以张垣大地从远古到现代文明历史演进过程为主轴线,通过《泥河湾遐想》,《三祖合符盛典》,《古道驼铃》,《长城颂歌》,《大好河山》五个部分内容,把张垣大地产生的中华文明最精彩的元素一一呈现出来。
《大好河山》采用的是交响乐演奏和大型屏幕投影画面相组合的艺术表现方式,使音乐,合唱,朗诵等艺术形式交相辉映。200多万年前,在泥河湾繁衍生息的东方人类还没有完整的语言,他们交流和抒发感情的方式主要是吆喝和呐喊。王老师用不断跳跃的音符和优美的旋律表现那样一个遥远的世界。观众在享受高雅音乐的同时,体味到远古的气息,聆听到耳熟能详的民歌,感受到厚重的张垣人文精神,回顾了大好河山史诗般的历史进程,展望了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
2006年12月22日晚,这部以张家口独有的历史文化符号为蓝本创作的大型交响合唱音画《大好河山》在河北省宣化市首演,王老师担任了这场演出的指挥。那晚,容纳3000多人的宣化区一中体育馆观众爆满,舞台布置得古朴庄严,背景是雄伟的大境门和绵延的长城。晚7时30分,王老师身着黑色燕尾服走上指挥台,指挥棒一挥,期待已久的优美旋律从河北乐团音乐家的手中倾泻而出。恢弘的历史幻化成磅礴的画卷和华彩乐章,流动于琴键之上。
演出大获成功,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们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好评。前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吴祖强曾是王燕樵的老师,他观看了演出后手持鲜花向所有的演出人员致意,并和王燕樵热烈拥抱。吴老止不住内心的激动,说自己显然已被这部交响合唱音画作品所深深打动,“这是一曲优美动人、催人向前的乐章。”“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在一个有限的舞台空间,能融合人类文明的历史、张垣大地的沧桑、繁荣、发展这么大的主题,确实不容易。”“作品本身站在中华大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听起来很亲切,打动人心。”“采用交响音画的表现形式,拉近了交响乐与群众的距离,使音乐有了形象感。”
《草原儿女》,《沂蒙颂》等优秀作品的创作者郭石夫先生赞赏交响合唱音画《大好河山》是个创举,“形象和音乐结合起来可以加深听众对它的理解,丰富了表演形式。”“音乐很有气势,民族气质鲜明,给人一个火红的印象,精神层面的东西比较丰富,这样的作品在国内是不多见的。”
著名影视演员沙景昌担任了《大好河山》的朗诵,他认为这部作品很有意义,字里行间都充满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人和生存环境互相依赖的道理也深深体现在作品中,远古意境加上音乐烘托,起到引导观众的作用。
当地的报纸电视台等媒体也对这部场首演做了大量的采访和报道,称该作品是“一曲雄浑的交响,一首铿锵的颂歌,优美的交响音乐和异彩纷呈的视觉画面恢弘再现出张垣古老而璀璨的文明。” 首场演出后,这部作品被确定为河北省2007年新年音乐会演出曲目。
力求尽善尽美的王老师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首场演出后对乐曲的一些细节又做了改进,加深了作品的层次感,使音乐形象更加丰富。在新一年钟声敲响之际的“2007年河北省新年音乐会”上,河北交响乐团在河北艺术中心音乐厅再次演出了交响合唱音画《大好河山》。伴随着优美、震撼人心的旋律,回味久远而灿烂的张垣历史文化,品味大屏幕上每一个精彩瞬间,展望辉煌壮丽的美好前景,每位观众的心都如春风掠过,音乐也显得意味深长,意蕴隽永。
现代社会里人们对音乐作品的追求更高且趋于多样化。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现代化交响乐市场越来越小,用贝多芬的交响乐表现现代生活是有距离的。所以,多少年来王老师一直尝试采用西方音乐手段,表达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以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提高与发展。从无论是当年的《红色娘子军》还是今天的《大好河山》,我们都看到了王燕樵老师的这种不懈努力。正是坚持“用作品感人”的宗旨,王老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
几个月后谈起《大好河山》的创作经历时他依然心潮澎湃,王老师说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内心与音乐的共鸣:“中国的变化很大,河北的变化很大,张家口的变化更令人惊喜,这次回来能有机会站在祖国的土地上歌颂我们的大好河山,对我而言是莫大的荣誉。”从这些话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一位老音乐家对祖国,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赤子之心。
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