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8月08日 来源:星网
我们移民到加拿大,有的是为了事业,有的是为了子女的教育,有的是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良好的社会服务设施,有的是为了加拿大清新、自由的空气,等等。不管移民的具体原因和动机如何,我们都是从自己或家庭的利益出发,经过认真、仔细地考虑而作出了移民加拿大的决定,并在主观或客观上,在加拿大的移民生活中实现了“人往高处走”的愿望。否则,我们不会背井离乡,远离家乡的亲人和朋友,违背常理地“水往低处流”,因为我们移民到加拿大,完全是出于自愿,并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强迫。
尽管我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享受着移民的幸福生活,但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中国人移民后在加拿大的社会生活中都有遭到冷遇的经历。如果我们能冷静、公正地思考一下可能就会发现,除了少数加拿大当地人不能平等对待我们中国移民外,这种情况与我们中国移民在加拿大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异常言行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存在着关联的。现在,我在此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第一个是例子是,有一个中国新移民在加拿大当地老板的手下找到了一个半年合同的工作机会。在这个科室里工作的人大多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老板很平易近人,科室里的气氛十分友善。中午吃饭的时间老板也经常和科室的人一起在lunchroom吃饭。Lunchroom的条件不错,有微波炉,几张桌子,可同时供30余人就餐。他们科室的人围着桌子在一起吃饭时谈笑风生,关系融洽。旁人观之,无不赞叹。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这个新移民同胞在吃饭的时侯,旁若无人地从嘴巴里发出叭唧叭唧的响声,并在饭快吃完,用调羹把饭盒里的饭弄到一起时,把饭盒敲得发出很响的声音,让所有在lunchroom里吃饭的人都听得见。我想,这一情况在当时的愉快气氛中一定会“大煞风景”,使在lunchroom里吃饭的人心中感到不悦。
半年的工作合同转眼即至,老板告知那个中国同胞,工作合同到期后不再续合同。实际上,我们到加拿大有过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这个老板提供的半年工作合同在一定的程度上只是一个试用期,如果老板对他的工作满意的话,就会提供更长时间的工作合同。而且,事实上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个老板在中国同胞的工作合同结束后,立即又雇了另外一个人到科室里工作。尽管我们不能断言,那个中国同胞在工作合同到期时不能得到延续与他吃饭的表现有关,但也不能完全否认二者的联系。因为按当地人的做法,那个老板是不会提出让中国同胞纠正他的吃饭习惯的,而他的吃饭习惯让老板和科室里的其它人时间长了以后感到实在无法忍受,就可能在他合同到期时请他离开。
另一件事是我讲话声音过大的亲身经历。有一天,我上班正在工作室里工作时,一个中国同胞因工作上的问题到房间里来问我。他进来后没关上门,我俩在里面讲话时,尽管声音并不是很大(我平时讲话时已十分注意要小声说话这件事),但是因为是在密闭的小房间内,加上里面的回声显得声音有点大。这时,一个在工作室对门办公的名叫Tina的女秘书走到房间门口一脸不快地对我说,你讲话能不能小点声,因为你的讲话声音搞得我不能专心工作。我一听马上道歉。我后来在工作室的门没关的情况下与人讲话时,刻意压低嗓门,讲话的声音一低再低,惟恐影响他人。
这件事发生后没过几天,我有事找另外一个叫Heather的秘书问一件事。我见Heather不在,就到位于旁边的Tina桌前问Heather在哪里。Tina回答我说,Heather今天休息,明天上班。我把我要问的事向Tina讲了一遍。她回答我说,你明天问Heather吧。Tina这样回答我的原因是秘书们有分工,因为Heather是负责为我们科室服务的。
第二天,我找到Heather询问。Heather在不能给我肯定答复的情况下,带我去问Tina,Tina给了我肯定的答复。我当即就感到奇怪,为什么Tina在我昨天向她提到我的问题时不直接告诉我,而是回答让我去找Heather问。Tina又不是不知道如何回答我的问题,而且那个问题的答复是一句很简单的话,只是告诉我一个东西该到我们工作单位的什么地方去领。
尽管Tina不是负责我们科室的秘书,我一直没与她打过交道,但平时见面时也打打招呼,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互相之间还是比较客气的。虽然我不能肯定Tina在明明知道而又不回答我的问题一事是否与我那天在工作室里讲话声音过大有关,但因为有时间上的“前因后果”的关系存在,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二者的关联。
我以前在国内曾经读到一篇文章解释中国人与西方人讲话声音高低差别的原因。文章说,中国人很早以前主要是以种田为生。种田时,有时要与远距离的人讲话,因为声音小听不见,所以只有拉开嗓门大声讲话。长而久之,历代相传,中国人形成了讲话大嗓门的习惯。
西方人的祖先是以牧猎为生。牧猎往往是个人单独行动,用不着大嗓门与人讲话,所以现在的西方人说话声音比较轻。不管这种解释是否合理,可信度有多高,很多中国人讲话时声音较大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在国内生活时,整个社会都是那样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到了加拿大之后,就应该注意场合,在公众场合讲话时要注意不要大声说话,以免影响他人。
加拿大人在童年时经常受到父母在公众场所礼仪方面的教育,即吃东西要闭着嘴嚼,不要发出响声;不要在人面前剪指甲、挖鼻子;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讲话;穿睡衣不要出门,以及在各种正式社交场合的服饰和礼仪,等等。有些从小被灌输的礼仪就是西方社会的习俗,而这些习俗多数是我们在中国生活时无须顾忌的,所以常被我们中国移民在加拿大的社会生活中疏忽。
英语有一句成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意思是入乡随俗,说明西方人很讲究遵从当地的习俗。对刚出国的新移民而言,我们应该做到入国问禁,入乡随俗。我们每个移居加拿大的中国人都有一段对这里习俗的熟悉过程。我们移民到了加拿大,如果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悉,就应该细心观察当地人的言行,要让自己的言谈举止符合当地人“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道德规范,以避免一些令自己在公共场合下尴尬和难堪的局面。
否则,我们在公共场合下的言行就会令人侧目,显得与加拿大这个文明的社会格格不入。我们中国移民在加拿大一些公共场所中个人的出格行为,往往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因为人家不知道我们的名字,看到我们的面孔就讲是Chinese所为,从而对自己和对所有移民到加拿大的中国移民在加拿大的生活中产生负面影响。一些处事不够理智的加拿大人可能会把他们对中国移民的偏见去针对他们遇到的所有中国移民,使我们在加拿大的生活蒙上一些阴影。
相关文章